微信号:银川科普
加关注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资料图)
内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删除
近日
#女生吃没熟发芽土豆后晕厥送医#
上了热搜
广东广州的黎女士买土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土豆发芽,回家后可能也没烹调熟透,吃完土豆十几分钟后突然头晕、呕吐,在上班路上晕倒,被路人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医。
那么,发芽的土豆真的有毒吗? 生活中因为吃错食物导致中毒的事件 屡见不鲜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逐一说说 那些常见的“有毒”食物 吃的时候可得注意点! 01发芽土豆土豆发芽可真是太常见了,一旦发芽就需要格外警惕,发芽严重的以及无法判断发芽程度的土豆,坚决不要食用! 02未煮熟的豆浆很多人喜欢自己在家煮豆浆,如果不是用豆浆机而是用小炖锅来煮那可得注意了,喝了没有煮熟的豆浆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豆浆在煮制的过程中会出现假沸现象,这是因为豆浆中含有皂素,这种成分在加热到80℃的时候会出现大量泡沫,给人感觉豆浆“沸腾”了。
03没有烹调熟透的豆角04鲜黄花菜05长时间泡发的木耳06“诱人”的蘑菇很多好看的蘑菇可能是“红颜祸水”,说不定它就有毒。比如鹅膏科真菌,鹅膏菌引起的中毒位居第1位,鹅膏菌属中毒中又以白毒伞、致命白毒伞为最多。中毒后会导致肝脏损害,严重会危及生命。
即便是不认识毒蘑菇也不要紧,没吃过的蘑菇不要吃,太好看的蘑菇也别采摘,更不要好奇伸手去触摸,老老实实的吃自己认识的安全的蘑菇。比如香菇、金针菇、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白玉菇、松茸、榛蘑等。
07腐烂的生姜生姜保存不当会腐烂变质,如果发现生姜腐烂了就千万不要吃了,生姜腐烂后黄樟素含量会大大增加,属于一种有毒物质,摄入过多对肝脏有害。
08苦杏仁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这类物质水解后会生成氢氰酸,进而使组织细胞无法利用红细胞所携带的氧,引起组织室息,产生细胞中毒性缺氧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而后麻痹,呼吸麻痹是氢氰酸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儿童吃10~20粒,成人吃20~60粒即可引起中毒。[8]除了苦杏仁,生白果也是不能吃的。
09未处理好的河豚鱼河豚鱼肉质鲜美,很多人都爱吃。但这种鱼吃不对却可能会要命,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在卵巢、肝脏和肠中最高,肌肉中大多不含毒素或含有少量毒素。但是菊黄东方豚、虫纹东方豚肌肉中河豚毒素含量很高。[9]河豚毒素是天然毒素中毒力最强烈的神经毒素之一,毒力比氰化钠强1250倍,毒性稳定,即使经过蒸煮、暴晒等处理仍不能被稀释。河豚毒素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末梢神经有较强的麻痹作用,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麻痹、脑干麻痹,诱发呼吸衰竭,最终可导致死亡。[10、11]
野生河豚鱼处理不当会导致中毒,最好不要吃市售野生河豚鱼、捡来的河豚鱼以及渔民自己捕来的河豚鱼。对喜欢吃河豚鱼的人建议可选择人工养殖的河豚鱼。
有研究表明:养殖河豚鱼(红鳍东方豚、暗纹东方豚、菊黄东方豚、黄鳍东方豚) 肝脏、血液无毒或弱毒, 肌肉无毒,可以放心吃。[10]
虽然我们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但也别啥都吃 莫让“美食”变“毒食” 做个健康的吃货 以上提到的9种食物 食用时千万得小心!参考文献:
[1] 徐敏慧, 刘珂伟, 张晓慧,等.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 2017, 017(001):112-116,121.
[2] 武亚帅,韩宣,邹优扬,王宗义,朱景新,高秀芝.有效去除马铃薯中龙葵素方法的探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05):1514-1519.[5]汪应瑞, 张玉石. 进食死河蟹后死亡1例报告[J]. 罕少疾病杂志, 2015, v.22;No.113(06):65-66.
[3] 李慧霞.一起饮用“假沸”豆浆引起的中毒报告[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02):145.DOI:10.13515/j.cnki.hnjpm.2011.02.023.
[4] 杨明芳,陈纬,易炎忠,陆震宇,胡俊.一起四季豆皂素中毒事件的实验室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2):1520-1522.
[5] 马薇,高杰,邢乾,赵丹,郑潇楠,颉敏昌.冰鲜黄花菜食用安全性分析[J].现代食品,2021(23):153-155.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1.23.045.
[6] 马银鹏, 杜柏达, 张介驰,等. 影响黑木耳泡发率因素的研究[J]. 食用菌, 2017, 39(004):62-65.
[7] 图力古尔,包海鹰,李玉.中国毒蘑菇名录[J].菌物学报,2014,33(03):517-548.DOI:10.13346/j.mycosystema.130256.
[8] 王玲,韩桃花.儿童苦杏仁中毒10例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2,18(04):253-254.
[9]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58
[10] 李云峰,马晨晨.养殖河豚鱼毒素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03):819-823.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14.03.034.
[11] 吴华妹,陈莉,范晓芳.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6):62-63.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32.
作者:薛庆鑫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注册营养技师、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
审核: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END银川科普
银川市科协官方微信平台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