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俊娟 文/图
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以科技支撑示范,以示范带动生产,使小果型西瓜产业走出了一条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联动发展的新路子,打造了“一县一业”特色示范样板……这是日前记者在西华县举办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接县”挂牌仪式上了解到的信息。
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团队骨干成员、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西甜瓜研究室主任赵卫星介绍,近年来,试验站与西华县人民政府及县农科所、农业农村局和小果型西瓜主产区乡镇、经营主体组成了项目团队,集中科研单位的科技资源、县农业农村局的推广体系、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体系,提供产、学、研一体化服务,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人,将生产的各环节紧密联系,共同致力于把小果型西瓜产业做大做强。
提升生产技术水平。试验站依托西华县百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西华县会磊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亩,创建了“一优二增三改”的小果型西瓜高效栽培新模式,即优选高品质品种,增施有机肥、增加垄高度,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半地膜为全地膜覆盖,改病虫害传统化学防治为绿色防控;制定了小果型西瓜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使小果型西瓜产业走向绿色标准化生产之路。
提升产业发展能力。试验站在核心示范区创建绿色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产量每亩3600公斤,小果型西瓜中心糖含量达13.6%、亩产值超过2.1万元,农药、化肥减施30%以上,节本增效12%,带动全县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值超过5亿元,形成了以该县黄桥乡为中心,辐射迟营、田口、西夏等乡镇的小果型西瓜产业带。
提升市场竞争力。试验站立足西华县具有传统种植小果型西瓜的优势,将品质提升作为突破口,持续打造“西华田园”品牌,建立覆盖西瓜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全县4个产品商标获得绿色认证,1个基地入选“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同时,创建“网络直播+电商”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销售手段,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形成组织模式。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形成了“科研单位+地方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该模式实现了政府搭台、科研院所支撑、合作社组织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生产的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机制。试验站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负责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指导和服务优质西瓜生产;县政府负责品牌宣传,并与全国知名农产品批发市场、知名电商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合作社按照订单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并组织统一销售。该模式增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联结,保证了新品种、新技术落地生根,实现了市场化良性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