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次避开这部片子,因为看到了简介。。


(资料图片)

但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终于看了,可是,还是没办法看完,坚持到一半就连蹦带跳地迅速拉完了。

这种片子对一二十岁的年轻人而言,可能很难激起什么共鸣,但对于30岁以上的上班族打工人,以及像我这样的中老年人,杀伤力不可低估。因为人过三十,大多都会觉察到自己记忆的销蚀问题。而“记忆”恰恰是阿尔茨海默症所“攻击”的焦点。

片中女主的遭遇很容易让人代入。而从她出现症状开始,直至结束,我的脑海中就满是——“安乐死”。

因为这部片子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选择死亡》(Choosing to Die),其中的主人公普拉切特也是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进而选择安乐死,但他毕竟是一位老者。

《仙后座》中的女主三十多岁,人生刚刚展开,却开始慢慢遗忘刚做的事,忘了回家的路,忘了自己逐渐碎片化的生活的每一片,直到最后,忘了自己的至亲,忘了自己。。。三十多岁的人当然会不甘心,自己的人生怎么能就这样轻言放弃,于是,她和父亲两个凡人开始和时间之神展开一场胜负毫无悬念的战斗。

剑风ED这个人物沙化然后随风飘逝的特效非常棒!我想借用过来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记忆构成的。假如记忆逐渐消失殆尽,我们存在的意义也会被彻底取消。而这,正式阿尔茨海默症最可怕的地方。

就如同《仙女座》中的女主,面对渐渐被时间蚕食的记忆,整个世界,最终也包括自己,都开始土崩瓦解,最终也许连(想要)死亡都会忘掉,彻底变成一具空洞的躯壳,试问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活着,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些年去医院临终病房、重症病房以及殡仪馆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一年我从医院探望完一位临终的亲人之后,一路上都在想——为什么不能有安乐死呢???!!

我觉得这其中有一个极荒诞的问题——那些决定能否享有安乐死权利的人恰恰是最 不 需要安乐死的人,那些握有决定权的人都是养尊处优、隔岸观火的人,他们身上并没有插满管子,他们并没有在经历病痛和化疗的煎熬,他们并没有经历病患家人那种没日没夜身心俱疲的生活,他们并没有体验到被医疗掏空家底甚至负债累累的绝望,恰恰是站在此岸的这些人,决定了站在彼岸苦苦挣扎的另一些人的命运。禁止安乐死在我眼里开始成为一种暴政。

*这张被我用在课件里的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它所提示出的人类社会中的这一荒诞现象,不止在“堕胎是否合法”这一领域存在,也同样存在于“安乐死是否合法”这一领域。

很多反对安乐死的观点在我看来荒唐浅薄:

安乐死有违道德——那么请问是什么道德呢?这道德谁说了算呢?

安乐死有违伦理——那么你禁止安乐死是否做到了“仁”的基本要求,即“推己及人为仁”,做换位思考,有同理心呢?

安乐死存在被滥用的风险——那么请问你知道“因噎废食”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我一直坚持认为,文明社会的成立前提是人与人的互相尊重,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应当是底线性要求。这两年流行的一个观念,我认为就属于社会的进步,那就是——

期望随着社会发展,我们也能对安乐死问题有更开明、更睿智、更符合人类理性的新举措。

最后想说一点,这部电影的”预警“,观众以及整个社会层面都应当重视。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不再是老年人专属,注重大脑的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放在心上的事情。以前看过一个北欧研究,提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多去户外走走。这里也分享给各位。

*  “安乐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我无意引发任何争论,只是借电影表明自己的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则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